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

「圍棋系列報導1:棋士張栩揚威東瀛 集四銜於一身」(

「圍棋系列報導1:棋士張栩揚威東瀛 集四銜於一身」(陳楷報導)
圍棋是源自於中國的古老藝術,而過去的七八十年,華人棋手到日本下棋,從吳清源、林海峰到王立誠、王銘琬,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又出了個張栩,21歲就挑戰本因坊,2008年更一口氣下了六十盤棋,包辦了日本棋院七大賽當中的名人、天元、碁聖跟王座四個頭銜,個人成就來到了新的境界。回顧過去這一年,張栩認為今年最重要的比賽應該是名人賽,七戰四勝的比賽,體力跟腦力都發揮到了極限,「在這個比賽中,我們下到第七盤,四勝三敗衛冕名人,可能是這一年來最重要的比賽。」
看張栩比賽的台灣棋院副秘書長陳友義表示,除了碁聖,名人是七大頭銜中第二大的賽事,張栩又先吞下兩敗,「但是張栩很沉得住氣,可能因為張栩的師父林海峰也是兩枚腰,有耐力,下完六盤三比三,打平以後第七盤獲勝。」「這盤棋是關鍵的一盤,如果名人這一盤輸掉,後面天元、王座可能都會受到影響。」
而王座跟天元也同時進行,張栩的賽程很辛苦,但是前面拿下名人激勵了張栩的士氣,一口氣又多得兩個頭銜,但是張栩依舊很謙虛,「怎麼說呢,運氣也滿好的,很多棋都是在劣勢下逆轉,感覺今年是自己運氣很好的一年。」
張栩近五年是日本棋院最頂尖的棋士,累積不少大比賽的經驗後不斷成長,他把自己的進步歸功於太座小林泉美的幫忙。「我的妻子也是女流棋士,她很瞭解一個棋士的生活,在我賽程繁忙時,很多事情都要處理,她在背後出了很多力,讓我可以集中在棋上。這一年的成績,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做得到的。」
張栩說日本棋院的棋士生活很單純,除了下棋、打譜以外,張栩也會陪陪小女兒張心澄,或者打羽毛球健身,不過今年下半年實在太忙,所以比賽以外的時間都拿來休息。「生活不斷地在變化,但一點一點的走入安定的步調,太太把孩子帶得很好,家庭環境對我精神紓解也有很大的幫助,有空也經常跟孩子玩在一起。」
張栩的父親張遠錫說,張栩十歲就迷上圍棋,中間也曾經遇到挫折想要放棄,但是林海峰一直鼓勵他。「張栩對勝負的遊戲很熱衷,很小的時候家裏就玩撲克牌競賽,加上棋的輸贏,他算是小的時候就把自己調整到很在乎。會迷上圍棋,最大的動力就是你要贏多輸少。」也因為下棋,張栩培養出專注跟耐性。「他從小對圍棋就是這樣的態度,所以我們也滿鼓勵他走讓圍棋的路,其實他小學功課非常好,選擇之下,我們也希望他朝著自己愛的東西去走,不知道他現在有沒有後悔就是了!」
張栩則說自己很幸運可以把下棋當成職業,「圍棋跟其他的遊戲不一樣,有內涵,有深度。作一個棋手,你可以花一生的心思精力全部投入下去,你也找不到答案,等於像是藝術的境界,可以不斷的追求。」張栩認為,人在自己喜歡的興趣可以作為行業,樂於其中,用一生都不斷的追求,是很難得的事。「能夠得到頭銜是很高興的事,但除了拿頭銜以外,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實力的提昇,境界提昇以後,我相信可以在棋盤上看到更遠的世界,下出來的棋譜也更有價值。」張栩也說,能拿圍棋當職業的人畢竟是少數,但就算只當成興趣,不但能夠提昇各方面的能力,人生也會更多采多姿。
張遠錫補充,圍棋比賽裡即使兩個人的棋力差距很大,但是經由讓子貼還點數的設計,起跑點還是一樣的。不同年齡、不同國籍、語言不通的人,不同棋力,都可以在棋盤上一決雌雄。而且起步很公平。「張栩小的時候就說,圍棋比賽看起來運氣成份最小。他十幾歲拿到日本職業段位以後回國,女兒也從美國回來,我們一家四口難得在台灣聚會,外面活動一天完回家,爸爸就提議四個人難得,打一場麻將,他們小的時候就會。張栩就提出異議,他說,運氣成份這麼大的遊戲,有什麼好玩?爸爸很同意,你認為這個不好玩,那我們坐下來,爸爸跟你們聊一聊。張栩想一想,他說我們還是打麻將好了。大概是老爸訓話太多!」
張遠錫跟張栩一個人在台灣,一個人在日本,既是父子也是朋友,雖然張遠錫的棋力不能跟張栩相比,但他給張栩的教育理念跟開朗的人生態度,卻是張栩在海外發展最穩定的後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